日本电影《追捕》与中国改革开放
日本电影《追捕》(中译)为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民众更进一步认知二次大战“战后”的邻居——日本的政治、治安、经济、文化与人情、人伦、信仰等诸多方面的“日本变化与现实社会” ,通过一部电影,“洞开”一扇窗户,无疑这是一部“缓和”中日两国政府与民间交流关系的“转机点与开放窗”;1993年春天,我有幸走出国门,赴日本留学,在每天上学的必经之地——东京新宿,繁华的日本商业街上,每当夜幕降临,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追捕》电影画面中,杜丘坐在真由美身后,无数马匹奔跑在新宿都市街头,霓虹灯闪烁、日本警视厅“追捕”杜丘的精彩绝伦、动人心魄的特效电影镜头,久久至今都难以忘记......
后来,在日本做记者期间,曾在中日建交25周年的两国政府举办的一次纪念活动上,曾亲眼见到“真由美”,她还用中文唱起《大连啊故乡》这首她的“保留曲目”,合影留念。
2009年秋天,我应邀再次前往日本,采访“中国的微信落地大阪地区”主题的记者活动,顺便走进日本的一家连锁音像租赁店,在橱窗里拿出日文版的这部电影的录像带,问店员“你熟悉这部电影吗?”,这位店员说“我们知道高仓健先生,他很帅!这部电影在日本很普通。”
时光如梭,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波折与影响”——可这么多年以来,在日本的华人世界、中国留学生,还有很多中日多元家庭、促进中日友好的前日本政府高官寨、民间友好人士,都在稳步积极地促进“中日友好事业”。“一衣带水”四个字,如“搬不走的近邻国家”一样,共同记录与讲述着两千多年文化交流史的“中日关系史”......
2007年我第二次去日本,是以大连电台随行记者的身份,带领了50多名当时的大连青少年去东京游学研学一周。时隔我1999年回国八年,回到日本,对比中日,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可日本东京城市设施“还是那样”;可走进日本便利店,发现2007年东京的便利店里,摆放的电子设备、金融服务设备,要比中国先进、发达......一起去日本的,当时还是小学生、初中生的研学修学团的中国青少年,那一次返回大连后,在我主持的电台节目中,说出了“日本人有礼貌,城市干净,看不到垃圾,垃圾分类很好,大街上、饭店吃饭时,说话声音小,东西丟了,日本宅急便能送到成田机场,并嘱咐我们的小团员,“能用的东西、玩具,穿的衣服,最好不要扔掉,继续可以用的忠告!”节目中,孩子们希望中日民间交流,长长久久。
这些记忆中的文字,留在这里,希望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人们都不要忘记历史;人们更需要珍惜当下,期待并努力未来!
为世界和平,为子孙后代。
(文/鹤霖 新闻观察员)
发表
登录共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