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需谨慎,西柚或成“隐形杀手”
在这个金秋季节,又到了各种柚子们成熟的季节,如西柚、文旦柚还有砂糖柚等等,西柚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了许多人的喜爱。然而,你知道吗?这个看似普通的水果,却可能与你正在服用的某些药物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严重时候可能导致低血压、肌溶解、昏睡甚至器官损伤,这就不是危言耸听,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西柚、柚子类与你常服药物之间那些鲜为人知的禁忌。
早在1991年科研人员在世界权威的杂志上柳叶刀上就报到了西柚与降压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2012年11月26日,加拿大研究人员在《加拿大医学会会刊》上发表论文指出,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发现与西柚汁同服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猝死等严重副作用,研究人员建议人们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西柚汁,勿进食西柚等柑橘类水果。柚子之所以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主要归功于它含有的一种名为“呋喃香豆素”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抑制人体细胞内的某些酶如CYP3A4,这是一种在肠壁和肝脏中广泛存在的关键药物代谢酶。尤其广泛存在肝脏之中,那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肝脏是主要的“解毒”脏器,一般吃进体内的药物都是由肝脏来代谢解毒掉,而刚才提到的CYP3A4酶就主力军,是负责代谢约50%的常用药物,其活性一旦被抑制,就意味着药物无法被降解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药效过强或副作用加剧。这时候你和平常同样是同样计量的药物但是到了体内就相当于变成来原来剂量的好几倍,有药物学家指出,同服一杯西柚汁和某些药物的一片剂量,有时相当于服用20片这种药和一杯水。无意中加大了服药剂量,结果本来是治病的药可能变成“毒药”。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柑橘类水果都含有“呋喃香豆素”,以西柚含量最多,但是由于柑橘类水果可能存在复杂的杂交关系,起含量也不定,有时也难以追溯原始品种,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建在在服药期间避免吃柑橘类水果为宜。好那有人会想那我不要一起吃嘛,我就早上的时候吃了柚子但中午再吃药这样可以吗?其实是不行的,对代谢酶的一直是不可逆的,机体需要产生新的代谢酶,才能恢复正常的代谢能力,一般来说恢复50%的代谢功能需要24小时,完全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淡然了这也和所食用的这个柚子里面的含量有关,举个例子单次食用一整个西柚或者一小杯西柚汁就可能使几小时内服用的降压药物非洛地平的浓度提升3倍,所以在服用药物的前后几天都不建议服用西柚等柑橘类水果。
OK那原理搞清楚了,进入到实用部分,那些药物容易收到影响呢
第一类:降血脂药物也就是你所常见或者天天服用的“某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会导致肌肉疼痛、血尿、横纹肌溶解溶解。
第二类:降血压药物,尤其是“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就是“某某地平”类降压药物,什么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可能使血压骤降,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第三类:安神药与镇静催眠药:如阿普唑仑、咪达唑仑等,与葡萄柚同服会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导致头晕、嗜睡等症状加重。
第四类:抗过敏药物:如特非那定,与葡萄柚一起服用可能会加重对心脏、胃肠道和肝脏的刺激,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问题。
第五类: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素等,与葡萄柚同服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增高,引起毒副作用。
因此,对于正在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西柚等柑橘类水果。虽然偶尔少量摄入可能不会立即产生严重后果,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应尽量避免。患者在服药期间还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以及时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和食物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发表
登录共条评论